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教育永遠趕不上教育科技化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教育永遠趕不上教育科技化」
討論焦點:時事變化快,教育改革牛步化;資訊教育更是無法跟上網路科技帶來的社會變化。

2008下半年的金融風暴,讓許多科技人都放無薪假,好多人都在想,該自行創業或繼續找另一項職業?2009年下半年,景氣回溫,許多科技人都不放無薪假了,繼續回公司上班。其實,這也是現代科技化社會的特質。記得:

當兵時「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永遠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
工作時「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永遠趕不上上司的一句話」:
IT名言「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永遠趕不上使用者一句話」;
當老師的一定有個心得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教育永遠趕不上教育科技化」

最近廣受歡迎的社群媒體網站「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噗浪(Plurk)」,短時間內就吸收了許多會員,臉書(Facebook)在台灣就有5百多萬使用者。社群媒體網站受歡迎的原因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要討論的是這些網站都有很高的比例是學生族群,這些學生族群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舉「網路心理學」中關注的議題「網路沉迷」為例,臉書(Facebook)網站的許多小遊戲就讓大人小孩都著迷,前陣子媒體推波助瀾的Hot遊戲開心農場,就讓許多人快樂了好一陣子,同時間,也有好多人(大多是家長、老闆、主管…)苦惱好一陣子,因為這種社群媒體網站雖是時興潮流的焦點網站,但使用者當中有很大比例(目前為止,尚無大規模的個案研究)並不是把它當成工作的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休閒交友聊天的工具,也就是說,用它對於這些人而言,並沒有任何生產力的,學生可能荒廢學業,員工可能上班摸魚,;可是,要如何改善這種沉迷時興科技的問題?解決之道,恐怕還是在於教育本身。
中小學課綱有七大主題其中一個主題是「資訊教育」,其中核心能力「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即以「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懷、促進團隊和諧。」為目標,學習內容更沒蓋「資訊倫理」、「資訊相關法律」、「網路世界正負面的影響」、「認識網路犯罪」、「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及「善用網路科技擴大人文關懷」,這些內涵成就學生的能力,著實可以建立學生應付網路科技快速發展的節奏。但問題是,課綱並沒有辦法規範到老師的實際授課內容,而老師在現場的繁忙教學工作負荷情況下,也沒有太多餘力去思考如何與時俱進的問題,以致於網路世界的軟硬體技術已是半年更新一次的速度,學生也是即時的跟上時代潮流,老師卻只能照著教科書指導學生一些被迅速新陳代謝的資訊教育內容,更何況這些資訊教育內容多以技能取向,對於時興科技引發的諸多正、負面現象,也難以迅速反應並將其消化融入在指導學生的教材中。
我認為,現有課程綱要是一套指導綱領,課程內涵一定要與時俱進,尤其網路科技的發展與包容的內涵,有相當多的成分是值得融入到各學習領域的(不一定是資訊教育主題)。因為,學生的未來是生活在一個網路科技全面性應用的世界,若不讓學生適切地了解這個虛擬世界,而是任由學生自行摸索,不但容易造成對網路科技的誤判,更會導致其在實體世界的正常生活。